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侧边栏

软件产品:信息化软件:clear-pacs版本维护faq_v3.1.2

目录

11_JUD-Clear-PACS版本维护FAQ V3.1.2_01

JUD-Clear-PACS
V3.1.2
版本维护FAQ
文档版本:01
文档发布日期:2021-02-21

目录

引言

文档说明

本文档针对在一线的驻场工程师及交付人员遇到的一些常见故障问题进行解答,使现场人员、交付支持人员能够快速的分析、处理常见问题。

读者对象

本文档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

  1. 项目经理
  2. 现场实施人员
  3. 交付运维人员

修订记录

文档版本对应软件版本发布日期修订人修订说明
01V3.1.22021-02-21黄志文第一次发布。

产品概述

Clear-PACS系统遵循标准化开发,软件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软件工程的标准,系统支持DICOM以及HL7的相关标准,遵循IHE的相关流程、标准和规则,提供ICD9、ICD10和ACR等国内、国际病案分类,应用设计符合国际、国家、医疗卫生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和医院自身的发展规划。

在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网络和存储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规范、先进、适合医院业务特色的全院PACS系统,建立全院统一的影像信息中心;实现放射、核医学、超声、内窥镜、病理、临床等科室影像信息和诊断报告信息的统一存储和综合管理,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保证医疗质量。

常见问题列表

  1. 还原数据库后,手动更改clinical数据库表SOURCEINFO里面的ip为现场的实际ip。
  2. 还原数据库后,执行“收缩备份清理数据库.sql”,用于使系统自动备份数据库。
  3. 修改医院名称为现场的医院名称,需同时在客户端的工作站信息维护的医院名,以及在服务端Login目录下的Login.exe.config.deploy配置文件的医院名,最后删除客户端的2.0目录后,重新登录客户端。
  4. 各个科室的模版,需要现场制作好,重新上传替换系统里面自带的模板。但不要修改系统里自带的模版名称。
  5. 各科室下的影像室、设备名称及对应影像室的关系,需要现场重新设置。
  6. 签名文件的大小不要超过200K。
  7. 不要修改内窥镜科默认的“内镜”设备类型,也不要新增设备类型。目前,内窥镜科只对“内镜”这一个类型生效,可直接在此设备类型下添加设备和检查部位、检查项目。
  8. 如果新添加的申请科室、设备等信息,在登记页面下拉不展示的问题。请检查是否已维护好检查部位和检查项目。
  9. 如果临床查看不到最新的数据,请检查:
  10. 客户端的参数设置里的配置,是否有将相关的状态节点推送临床。
  11. 数据库表“REQ_PROC”的3个触发器是否已正常启用。
  12. 如果图像归档后,无法查看,请查看图像的sopinsID是否存在错误的情况,一般每次检查的每个图的sopinsID都是不一样。
  13. 如果图像采集不全,宽高度不够。可通过采集卡的demo进行调节,然后将demo的配置文件拷贝到客户端目录,进行加载即可。
  14. 超声科、内窥镜科采集卡在采图时,出现实时显示框的图像异常,但采集的图像正常。该问题可更新ok采集卡的驱动程序。
  15. 全局浏览页面右键删除患者的信息时,提示“应用程序出现了未捕获的异常,从字符串转换日期和/或时间时,转换失败”的问题。请将电脑系统的时间修改为常规的24小时制即可。
  16. 因开发人员更多的用到6、7、8、9开头的四位数的端口,为避免端口冲突的问题,在WorkList对接设备时,尽量避免使用6、7、8、9开头的端口。
  17. 如果系统信息维护的默认设备类型被修改了,需要同步修改数据库里面的视图(WorkList用)。如:CT改成了CT设备,则clearris库的View_WorkList_CT视图里面的CT需要进行修改。所以,建议不要修改默认的设备类型,对接HIS时也还需要做调整。
  18. 超声科、内窥镜科使用的COM口脚踏板,若无法采图,请检查COM1口是否被占用,若被占用则需要修改原占用的端口,重启电脑后,设置脚踏口为COM1。
  19. 每个科室的工作站电脑都需要安装影像工作站,因涉及到AE、IFC等信息或组建功能的调用。建议在安装影像工作站后,使用非admin的账户(可新建一个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先登录放射科,系统会自动注册AE、IFC信息到服务器,再登录别的科室。
  20. 患者来源,建议使用默认的门诊、住院等值,这样在对接HIS的时方便现场实施,避免重复、复杂和设置性的问题。
  21. 报告打印模版,不要去修改系统自带的模版名称。因为修改后,会导致根据选择的图像张数无法自动匹配到报告打印模版。
  22. 第一次安装好环境之后,需修改以下配置
  23. 服务端修改:C:\inetpub\wwwroot\Login\Application Files\Login_3_0_0_29里的Login.exe.config.deploy文件的ip等信息。
  24. 客户端修改:进入控制台,修改通讯参数里的前置服务器ip为现场实际服务器的ip(注意:备注栏中的“前置服务器”这几个字不要做任何改动!)。重新登录客户端,进入参数设置-系统设置,修改注册网管ip地址和临床数据库连接字符串的ip为现场实际数据库链接ip。
  25. 内窥镜科诊断页面无法查询全部设备类型的报告时,请检查是否勾选了默认检查类型的配置值。具体配置为:进入参数设置-用户设置,手动添加默认检查类型,多个类型之间使用英文的逗号分隔。
  26. 流水号设置时,前缀不要使用字母L和i(包含大小写)。另外,部分设备比较陈旧或特殊,无法刷出使用带字母的号码时,可将影像号或检查号的前缀的字母修改成数字。流水号长度不要设置过长,部分设备会刷不出来过长流水号的患者信息。
  27. 流程设计,每个科室新增或修改的设备类型,需要在流程设计里配置一次流程,系统默认自带部分流程设计。流程设计时,模块建议选择设置:登记(状态设置为已登记)、分诊(状态设置为已检查)、诊断(状态设置为已诊断)、审核(状态设置为已审核)、打印(状态设置为已打印)。
  28. 每个客户端的工作站电脑上都需要安装adobe reader xi软件、office软件,原因是避免缺少一些组建的问题影响使用系统。并建议安装完整版,不安装绿色精简版。
  29. 报告模版制作的过程中,模版涉及到一些医院的Logo时,建议在制作报告模版时,将Logo的图片(大小不要超过200K)拷贝到C:\ClearPACS 3.0\Image目录下,再将制作好的模版上传到服务器。同时,每个客户端的C:\ClearPACS 3.0\Image目录下也放置一张该Logo图片。另外,医生的签名图片也按照如此操作,以避免一些操作性的问题出现。
  30. 条码打印配置文件,需要将BarCodeConfig.xml配置文件提前拷贝到客户端的C:\ClearPACS 3.0目录下。
  31. 关于服务器更新,每次更新之前,先做好备份,涉及数据库脚本更新,做好数据库的备份。更新完成后,手动将客户端的2.0目录删除,重新登录客户端。(2.0的目录路径如: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Apps\2.0)
  32. 整个系统的安装,包含服务器、客户端的安装,各种组建、插件的安装,在安装前,先退出360等杀毒软件。原因是一般医院的这些软件都是定制的企业版,会静默的拦截、隔离安装文件,导致软件安装后会出现问题,退出杀毒软件后再安装,并安装后再将系统添加进白名单。
  33. 关于影像工作站的设置,参数设置里面,建议修改一下本地保存路径为非系统盘,同时修改一下配置文件里面的胶片打印的临时保存路径, 如路径“C:\Program Files (x86)\巨鼎医疗\ClearPACS医学影像诊断\IFC\FilmPrinterConfig.xml”,将里面的“<BmpSaveDir>D:\printdir</BmpSaveDir>”节点修改成其它可用盘符(假如没有D盘或D是个虚拟磁盘)。
  34. 若本地工作站电脑有多个网卡,需留意影像工作站参数设置里面的ip选择,若无法自动注册添加到服务器,则手动进入控制台手动设置通讯参数设置。
  35. 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服务类型的守护服务请注册并启动,避免电脑异常断电关机后无法正常运行,启动后,电脑再次开机会自动拉起服务。
  36. 服务器注册异常。请查看C:\LogPacsServer下的日志,定位问题;再判断是否为服务器上的注册工具的配置文件,数据库信息不正确。如果不正确,则修改为正确的数据库信息,重新导出ID文件,获取注册文件,再次注册。
  37. 若系统无法进入诊断页面,并提示:应用程序出现了未捕获的异常,缺少根元素报错时,请手动删除C:\Temp\_登录用户名.xml文件。重新登录系统即可。
  38. 若放射科,归档图像时一直显示进度条,关闭系统提示归档未完成,或者影像工作站无法调阅影像,在重启服务没用的情况下,可检查一下控制台通讯参数设置,配置服务器AE通信的IP地址是否正确。
  39. 安装影像工作站和服务端,用administrator管理员账户登录然后进行安装,以避免出现兼容性或无法使用的情况。
  40. Win10电脑安装客户端,需安装.Net Framework3.5,否者不能正常使用RIS。
  41. 临床科室客户端和统一登录器不能同时安装在一台电脑中使用,IFC会发生冲突。
  42. 服务启动顺序,如重启归档服务,在停止归档服务前首先停止守护服务,服务重启后,最后在启动守护服务。

问题及解答

1、还原数据库后,手动修改clinical数据库表SOURCEINFO里面的ip为现场的实际ip。

问题描述

安装配置时必须的配置项:首次安装完程序,还原数据库后,手动修改clinical数据库表SOURCEINFO里面的ip为现场的实际ip。

过程分析

无,安装配置时必须的配置项。

解决方案

还原数据库后,手动修改clinical数据库表SOURCEINFO里面的ip为现场的实际ip。

2、还原数据库后,执行“收缩备份清理数据库.sql”,用于使系统自动备份数据库。

问题描述

安装配置时必须的配置项:还原数据库后,执行“收缩备份清理数据库.sql”,用于使系统自动备份数据库。

过程分析

无,安装配置时必须的配置项。

解决方案

还原数据库后,执行“收缩备份清理数据库.sql”,用于使系统自动备份数据库。具体使用说明如下:

  1. 启动Sql Server 代理,包含“SQL Server 代理 (MSSQLSERVER)”服务和SQL Server 窗口左侧的树形菜单的“SQL Server代理”。
  2. 将.sql文件拖动至SQL Server 窗口,打开该脚本文件。
  3. 在SQL Server 窗口下打开的脚本文件,设置“备份文件夹路径、删除过期备份文件天数、每天定时运行时间”,并保存。
  4. 执行脚本。

注意:每天定时运行时间可在SQL Server 窗口左侧的树形菜单下多次设置,备份文件夹路径 和 删除过期备份文件天数 只能在打开的脚本文件中设置1次,若需重新设置,则删除该脚本后,重新打开脚本文件,设置后保存再执行。

3、修改医院名称为现场的医院名称,需同时在客户端的工作站信息维护的医院名,以及在服务端Login目录下的Login.exe.config.deploy配置文件的医院名,最后删除客户端的2.0目录后,重新登录客户端。

问题描述

首次安装系统时,修改医院名称为现场的医院名称。

过程分析

首次安装系统时,需手动修改医院名称为现场的医院名称。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如下:

修改医院名称为现场的医院名称,需同时在客户端的工作站信息维护的医院名,以及在服务端Login目录下的Login.exe.config.deploy配置文件的医院名,最后删除客户端的2.0目录后,重新登录客户端。

4、各个科室的模版,需要现场制作好,重新上传替换系统里面自带的模板。但不要修改系统里自带的模版名称。

问题描述

各科室的模板制作与上传。

过程分析

首次安装系统时,需将制作好的模板上传至系统中。

解决方案

各个科室的模版,需要现场制作好,重新上传替换系统里面自带的模板。但不要修改系统里自带的模版名称。

5、各科室下的影像室、设备名称及对应影像室的关系,需要现场重新设置。

问题描述

首次安装系统时,各科室下的影像室、设备名称及对应影像室的关系,需要现场重新设置。

过程分析

首次安装系统时,各科室下的影像室、设备名称及对应影像室的关系,需要现场重新设置。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说明见 JUD-Clear-PACS相关的用户使用手册

6、签名文件的大小不要超过200K。

问题描述

签名文件的大小不要超过200K

过程分析

解决方案

签名文件的大小不要超过200K

7、不要修改内窥镜科默认的“内镜”设备类型,也不要新增设备类型。目前,内窥镜科只对“内镜”这一个类型生效,可直接在此设备类型下添加设备和检查部位、检查项目。

问题描述

不要修改内窥镜科默认的“内镜”设备类型,也不要新增设备类型。目前,内窥镜科只对“内镜”这一个类型生效,可直接在此设备类型下添加设备和检查部位、检查项目。

过程分析

内窥镜科只对“内镜”这一个类型生效

解决方案

不要修改内窥镜科默认的“内镜”设备类型,也不要新增设备类型。目前,内窥镜科只对“内镜”这一个类型生效,可直接在此设备类型下添加设备和检查部位、检查项目。

8、如果新添加的申请科室、设备等信息,在登记页面下拉不展示的问题。请检查是否已维护好检查部位和检查项目。

问题描述

如果新添加的申请科室、设备等信息,在登记页面下拉不展示的问题。

过程分析

请检查是否已维护好检查部位和检查项目。

解决方案

请检查是否已维护好检查部位和检查项目。如果没有维护,需维护好检查部位和检查项目。

9、如果临床查看不到最新的数据,请检查:

  1. 客户端的参数设置里的配置,是否有将相关的状态节点推送临床。
  2. 数据库表“REQ_PROC”的3个触发器是否已正常启用。
问题描述

临床查看不到最新的数据

过程分析
  1. 客户端的参数设置里的配置,是否有将相关的状态节点推送临床。
  2. 数据库表“REQ_PROC”的3个触发器是否已正常启用。
解决方案
  1. 客户端的参数设置里的配置,是否有将相关的状态节点推送临床。
  2. 数据库表“REQ_PROC”的3个触发器是否已正常启用。

10、如果图像归档后,无法查看,请查看图像的sopinsID是否存在错误的情况,一般每次检查的每个图的sopinsID都是不一样。

问题描述

图像归档后,无法查看

过程分析

解决方案

请查看图像的sopinsID是否存在错误的情况,一般每次检查的每个图的sopinsID都是不一样。

11、如果图像采集不全,宽高度不够。可通过采集卡的demo进行调节,然后将demo的配置文件拷贝到客户端目录,进行加载即可。

问题描述

图像采集不全,宽高度不够

过程分析

通过采集卡的demo进行调节,然后将demo的配置文件拷贝到客户端目录,进行加载即可。

解决方案

通过采集卡的demo进行调节,然后将demo的配置文件拷贝到客户端目录,进行加载即可。

12、超声科、内窥镜科采集卡在采图时,出现实时显示框的图像异常,但采集的图像正常。该问题可更新ok采集卡的驱动程序。

问题描述

超声科、内窥镜科采集卡在采图时,出现实时显示框的图像异常,但采集的图像正常

过程分析

ok采集卡的驱动程序未更新。

解决方案

该问题可更新ok采集卡的驱动程序。

13、全局浏览页面右键删除患者的信息时,提示“应用程序出现了未捕获的异常,从字符串转换日期和/或时间时,转换失败”的问题。请将电脑系统的时间修改为常规的24小时制即可。

问题描述

全局浏览页面右键删除患者的信息时,提示“应用程序出现了未捕获的异常,从字符串转换日期和/或时间时,转换失败”的问题。

过程分析

电脑系统的时间格式的问题。

解决方案

将电脑系统的时间修改为常规的24小时制即可。

14、因开发人员更多的用到6、7、8、9开头的四位数的端口,为避免端口冲突的问题,在WorkList对接设备时,尽量避免使用6、7、8、9开头的端口。

问题描述

在WorkList对接设备时,尽量避免使用6、7、8、9开头的端口。

过程分析

因开发人员更多的用到6、7、8、9开头的四位数的端口,为避免端口冲突的问题

解决方案

在WorkList对接设备时,尽量避免使用6、7、8、9开头的端口。

15、如果系统信息维护的默认设备类型被修改了,需要同步修改数据库里面的视图(WorkList用)。如:CT改成了CT设备,则clearris库的View_WorkList_CT视图里面的CT需要进行修改。所以,建议不要修改默认的设备类型,对接HIS时也还需要做调整。

问题描述

建议不要修改默认的设备类型,对接HIS时也还需要做调整。

过程分析

如果系统信息维护的默认设备类型被修改了,需要同步修改数据库里面的视图(WorkList用)。

解决方案

建议不要修改默认的设备类型

16、超声科、内窥镜科使用的COM口脚踏板,若无法采图,请检查COM1口是否被占用,若被占用则需要修改原占用的端口,重启电脑后,设置脚踏口为COM1。

问题描述

超声科、内窥镜科使用的COM口脚踏板,无法采图。

过程分析

COM1口被占用。

解决方案

请检查COM1口是否被占用,若被占用则需要修改原占用的端口,重启电脑后,设置脚踏口为COM1。

17、每个科室的工作站电脑都需要安装影像工作站,因涉及到AE、IFC等信息或组建功能的调用。建议在安装影像工作站后,使用非admin的账户(可新建一个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先登录放射科,系统会自动注册AE、IFC信息到服务器,再登录别的科室。

问题描述

首次安装影像工作站时,建议新建一个管理员权限的账号,登录放射科。

过程分析

涉及到AE、IFC等信息或组建功能的调用

解决方案

每个科室的工作站电脑都需要安装影像工作站,因涉及到AE、IFC等信息或组建功能的调用。建议在安装影像工作站后,使用非admin的账户(可新建一个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先登录放射科,系统会自动注册AE、IFC信息到服务器,再登录别的科室。

18、患者来源,建议使用默认的门诊、住院等值,这样在对接HIS的时方便现场实施,避免重复、复杂和设置性的问题。

问题描述

患者来源,建议使用默认的门诊、住院等值。

过程分析

在对接HIS的时方便现场实施,避免重复、复杂和设置性的问题。

解决方案

患者来源,建议使用默认的门诊、住院等值。

19、报告打印模版,不要去修改系统自带的模版名称。因为修改后,会导致根据选择的图像张数无法自动匹配到报告打印模版。

问题描述

报告打印模版,不要去修改系统自带的模版名称。

过程分析

因为修改后,会导致根据选择的图像张数无法自动匹配到报告打印模版。

解决方案

报告打印模版,不要去修改系统自带的模版名称。

20、第一次安装好环境之后,需修改以下配置

问题描述

第一次安装好环境之后,需修改相关配置

过程分析

解决方案
  1. 服务端修改:C:\inetpub\wwwroot\Login\Application Files\Login_3_0_0_xx里的Login.exe.config.deploy文件的ip等信息。
  2. 客户端修改:进入控制台,修改通讯参数里的前置服务器ip为现场实际服务器的ip(注意:备注栏中的“前置服务器”这几个字不要做任何改动!)。

21、内窥镜科诊断页面无法查询全部设备类型的患者列表信息

问题描述

内窥镜科诊断页面无法展示全部检查类型的患者列表信息

过程分析

查询条件检查类型是默认的配置值,所以未展示全部检查项目

解决方案
  1. 诊断页面-患者列表页签,点击查询图标,查看检查类型是否勾选默认的配置值
  2. 进入参数设置-用户设置,手动添加默认检查类型保存配置,

  1. 再次进入即可查询所有检查类型患者信息

22、流水号设置时,前缀建议不要使用字母L和i(包含大小写)。

问题描述

设置流水号常见问题

过程分析

流水设置时,前缀使用字母I或l,打印条码时报错:程序出现未捕获异常,错误的编码l

解决方案
  1. 开发限制大写的I和小写的l作为流水号前缀使用
  2. 部分设备比较陈旧或特殊,无法刷出使用带字母的号码时,可将影像号或检查号的前缀的字母修改成数字。流水号长度不要设置过长,部分设备会刷不出来过长流水号的患者信息。

23、流程设计注意事项

问题描述

流程设计注意事项

过程分析

解决方案:
  1. 每个科室新增或修改的设备类型,需要在流程设计里配置一次流程,系统默认自带部分流程设计。
  2. 流程设计时,模块建议选择设置:登记(状态设置为已登记)、分诊(状态设置为已检查)、诊断(状态设置为已诊断)、审核(状态设置为已审核)、打印(状态设置为已打印)。

24、客户端电脑上需安装adobe reader xi软件、office软件

问题描述

客户端电脑未正确安装adobe reader xi软件、office软件,保存报告或导出报表报错

过程分析

原因是避免缺少一些组件的问题影响使用系统

解决方案

建议安装完整版,adobe reader xi软件、office软件,不安装绿色精简版

25、报告模版制作涉及医院Logo或医生签名图像时注意事项

问题描述

报告模板制作注意事项

过程分析

不上传过大图像,并做拷贝到相应目录下,避免出现一些操作性的问题

解决方案
  1. 报告模版涉及到一些医院的Logo时,建议在制作报告模版时,将Logo的图片(大小不要超过200K)拷贝到C:\ClearPACS 3.0\Image目录下,再将制作好的模版上传到服务器。同时,每个客户端的C:\ClearPACS 3.0\Image目录下也放置一张该Logo图片。
  2. 医生的签名图片也按照如此操作,且提示文件不能超过1M

26、条码打印配置文件,需拷贝到客户端的C:\ClearPACS 3.0目录下。

问题描述

初始打印条码,提示错误如没有找到文件信息

过程分析

未将条码配置文件放置到客户端对应目录下

解决方案
  1. 拷贝一份条码打印配置文件:BarCodeConfig.xml
  2. 将配置文件放置在客户端的C:\ClearPACS 3.0目录下,重新打印条码即可

27、关于服务器更新常规操作

问题描述

现场医院更新包常规操作

过程分析

替换文件前做好相应的备份,涉及数据库脚本更新,做好数据库的备份

解决方案
  1. 备份服务器C:\inetpub\wwwroot\下的待替换文件
  2. 拷贝更新包的文件夹到C:\inetpub\wwwroot目录下
  3. 删除工作站客户端的2.0目录 (如“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Apps\”)
  4. 重新登录统一登录器

28、安装系统前注意事项(包括服务端、客户端及其他组件和插件)

问题描述

系统安装前注意事项(包括服务端、客户端及其他组件和插件)

过程分析

原因是一般医院的这些软件都是定制的企业版,会静默的拦截、隔离安装文件,导致软件安装后会出现问题

解决方案:
  1. 各种组建、插件的安装,在安装前,先退出360等杀毒软件
  2. 退出杀毒软件后再安装,并安装后再将系统添加进白名单

29、关于影像工作站注意事项

问题描述

关于影像工作站注意事项

过程分析

解决方案
  1. 建议修改一下参数设置,本地保存路径为非系统盘

  1. 同时修改一下配置文件里面的胶片打印的临时保存路径, 如路径“C:\Program Files (x86)\巨鼎医疗\ClearPACS医学影像诊断\IFC\FilmPrinterConfig.xml”,将里面的“<BmpSaveDir>D:\printdir</BmpSaveDir>”节点修改成其它可用盘符(假如没有D盘或D是个虚拟磁盘)。

30、若本地工作站电脑有多个网卡,注意事项

问题描述

关于本地工作站电脑有多个网卡,注意事项

过程分析

解决方案

若本地工作站电脑有多个网卡,需留意影像工作站参数设置里面的ip选择,若无法自动注册添加到服务器,则手动进入控制台手动设置通讯参数设置。

31、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守护服务请注册并启动

问题描述

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守护服务请注册并启动

过程分析

因为守护服务实时监控各服务的运行状态,当服务异常停止,守护服务将会启动停止的服

解决方案
  1. 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守护服务请注册并启动,避免电脑异常断电关机后无法正常运行,启动后,电脑再次开机会自动拉起服务。

32、服务器注册异常。查看C:\LogPacsServer下日志,定位问题

问题描述

服务器注册异常。请查看C:\LogPacsServer下的日志,定位问题

过程分析

解决方案:
  1. 查看日志定位问题,再判断是否为服务器上的注册工具的配置文件,数据库信息不正确。
  2. 如果不正确,则修改为正确的数据库信息,重新导出ID文件,获取注册文件,再次注册。

33、系统无法进入诊断页面,并提示缺少根元素报错

问题描述

系统无法进入诊断页面,提示:应用程序出现了未捕获的异常,缺少根元素报错

过程分析

当C:\Temp\_登录用户名.xml文件内容为空时,无法进入诊断页面

解决方案
  1. 手动删除temp的账户的xml文件:
  2. 重新登录系统,即可正常诊断

34、放射科归档图像不成功,或影像工作站无法调阅影像

问题描述

放射科,归档图像不成功,关闭系统提示归档未完成,或影像工作站无法调阅影像

过程分析

解决方案
  1. 重启主服务和归档、副归档服务,重新登录进行归档和调阅操作,查看是否正常
  2. 在重启服务没用的情况下,可检查一下控制台通讯参数设置,配置服务器AE通信的IP地址是否正确。

35、安装客户端或服务端时,出现兼容性异常报错

问题描述

安装客户端或服务端时,出现兼容性异常报错

过程分析

以避免出现兼容性或无法使用的情况

解决方案

安装影像工作站和服务端,用administrator管理员账户进行安装

36、Win10电脑安装客户端后,不能正常使用RIS。

问题描述

win10电脑安装客户端,PACS系统无法正常使用

过程分析

因为Win10不自带.Net Framework3.5,无法安装TXcontrol,故无法正常使用RIS

解决方案
  1. 把对应Win10电脑(专业或家庭版)的sxs文件,拷贝到D盘根目录下
  2. 以管理员运行cmd,输入如下命令:dism.exe /online /enable-feature /featurename:netfx3 /Source:D:\sxs,等待执行完成100%。
  3. 确认Win10电脑安装好了.Net Framework3.5后,在安装客户端

37、临床客户端和统一登录器建议不要安装在一台电脑中使用

问题描述

同时打开临床客户端和统一登录器,会发生报错

过程分析

IFC会发生冲突

解决方案

建议把临床科室客户端和统一登录器分开安装在两台电脑中使用

38、服务启动的顺序问题

问题描述

在需要重启主服务和归档服务时候,点击停止服务未正确停止

过程分析

因为守护服务实时监控各服务的运行状态,当服务异常停止,守护服务将会启动停止的服务

解决方案
  1. 在停止服务前,首先停止守护服务
  2. 在服务重启后,在启动守护服务。



页面工具